唐诗宋词经典元曲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司空图)

2、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杜甫)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5、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

6、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清·顾贞观)

7、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郑风·风雨)

8、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尔。知我者,二三子。(宋·辛弃疾)

9、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贺铸)

10、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元·王恽)

唐诗宋词元曲介绍和诗集

唐诗宋词元曲介绍和诗集

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唐诗主要是五、七言诗,词则要按词牌填词,句型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所以唐人作诗可以叫写诗,宋人作词和元人作曲则叫填词、填曲。宋词的词牌是中原地区的曲调,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馀、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求唐诗宋词元曲全集!

已发附件,直接下载即可。

征集唐诗宋词元曲作品

王维:《观猎》)

卢纶:《塞下曲》)

王安石:《梅花》)

柳宗元:《江雪》)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李白:《行路难))

高适:《别董大))

杜甫:《绝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诗宋词精选pdf唐诗宋词txt下载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唐诗宋词名句唐诗宋词下载

云门寺坐落于绍兴城南16公里处秦望山麓的一个狭长山谷里,平水镇寺里头村境内。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更是一处集宗教、文化、游赏于一体的古代文化胜地。

若耶溪:

是绍兴稽北丘陵流入山会平原的最大溪河,今名平水江。发源于峨嵋山茅秧岭,溪口在绍兴城南稽山桥,全长23.5公里,集雨面积136.7平方公里。

秦望山:

又名刻石山,在浙江省绍兴地区之诸暨市枫桥镇乐山村东北部,与绍兴县交界处(即绍兴县平水镇平江村西南),是会稽山脉的名山,土名“燕子岩头”,“自诸暨入会稽,此山最高”,该山峰与龙头岗、鹅鼻山(也叫峨眉山或娥避山)、石屋山相连,传说系秦始皇会稽刻石处。它是浙东唐诗宋词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你要的唐诗宋词精选部分,内容太多这里无法给你,你可以在百度文库里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Y唐诗宋词元曲古诗

到底是什么意思呀?

如果各举例,一百字也不够用的。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小说

明清是“小说”有名。《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都是这时期的产物。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抒写艳思恋情的专门文体,“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都是宋词这种创作主流倾向的归纳。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相对于艳丽的词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词与曲是孪生兄弟,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TXT

:pan../share/link?shareid=6618214&uk=4229040324看看这个是不是你要的

唐诗、宋词、元曲,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区别是什么?

简而言之,唐诗可以称为诗歌的王者,是最典型的语言艺术。唐诗作品具有丰富的语言精粹,题材多样性,技艺精湛,声名远播。它们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璀璨的明珠。词起源于唐代,而盛行于宋代,成为宋代的代表文学。宋词是词的经典。就像唐诗一样,它是古韵人物的精髓。词的节奏优美而生动。元曲,则继承了诗词的婉转清丽具有广泛的意境,新颖而丰富的内容,灵活自由的形式。

区别之一

唐诗诞生于中国古代空前繁荣的唐朝。那时的唐朝一片昌盛,百姓生活富足且开放,出现了大批的文人雅士。他们抒发自己的情感,感叹当地的风土人情,把感情的迸发描写的淋漓尽致。唐代人民在借鉴《诗经》,《乐府》等前人诗歌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富与了诗歌的节奏与思想。同时唐诗的创作具有相对固定的风格。

区别之二

宋词由唐诗衍生而来,极盛于宋代,它的创作与流传都与当时的音乐有关,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它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具有很高的音乐欣赏性,节奏感和极致的韵律美。按词的曲风,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婉约派的字里行间,淡淡的相思之愁跃然于纸上。

区别之三

元曲结合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形成幽默,自由,明快的艺术风格,对诗歌的创新和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歌曲是单词的替代品。无论是从音乐的基础还是形式的结构,它们俱是从文字演变而来的。

它们是艺术的瑰宝

唐诗一般是指唐代诗人创作的诗歌。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代诗歌的新诗形式,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曲,又称长短句子,是元代盛行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唐诗,宋诗,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三颗明珠,也是艺术界的宝贵财富。构成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史,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艺术之声,不仅具有自身的意义,而且已成为各自时代的艺术象征。

经典唐诗宋词元曲各10首

唐诗:

1、《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释义: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竹里馆》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释义:

译文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3、《送别/山中送别》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

释义: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4、《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释义: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5、《鹿柴》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释义: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6、《新嫁娘词》唐代: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释义:

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

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7、《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释义: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8、《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释义: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9、《相思》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释义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10、《行宫》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释义:

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只有宫花寂寞地艳红。

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谈论唐玄宗。

宋词:

1、《瑞龙吟·大石春景》宋代:周邦彦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释义:

繁华的长街上,还能见到将谢的梅花挂在枝头,含苞欲放的桃花已长满一树。街巷里青楼寂无人声,只有那忙着修巢的燕子,又重新回到去年的旧处。

我沮丧地凝神伫立,寻思那位玲珑娇小的旧情人。那日清晨初见时,她恰好倚门观望。她前额头上抹着淡淡的宫黄,扬起彩袖来遮挡晨风,嘴里发出银铃般的笑语。

如今我故地重游,访问她原来的邻里和同时歌舞的姐妹,只有从前的秋娘,她的声价依然如故。我如今再吟词作赋,还清楚地记得她对我的爱慕。可惜伊人不见,还有谁伴我在花园纵情畅饮,到城东漫步?欢情旧事都已随着天边飞逝的

孤雁远去。满怀兴致回来有意探春,却尽是离情别绪、感人伤怀。官道旁的柳树低垂着金黄色的枝条,仿佛在为我叹惜。我骑马归来时天色已晚,秋雨绵绵,纤纤雨丝打湿了衣襟,落满了池塘。那令人伤怀断肠的院落啊,风吹柳絮,满院狼藉,那门帘上也落满了随风飘飞的柳絮。

2、《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宋代:王雱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释义:

杨柳丝丝风中摆弄轻柔,烟缕迷漾织进万千春愁。海棠尚未经细雨湿润,梨花却已盛开似雪,真可惜春天已过去一半。

而今往事实在难以重忆,梦魂归绕你住过的闺楼。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3、《减字木兰花·竞渡》宋代: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释义:

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

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4、《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释义: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两情相爱相知。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5、《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泪湿:一作:满)

释义: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6、《踏莎行·候馆梅残》宋代: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释义:

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7、《诉衷情·眉意》宋代: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释义:

清晨卷起结着清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涂得像远山那么长。

回想那如烟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容易使人感伤。想唱歌又敛容,想欢笑眉头却紧皱,这日子最令人痛断肝肠。

8、《相思令·吴山青》宋代: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释义:

看吴山青青,看越山青青,钱塘两岸青山相对迎。怎忍心分手有离情。

你泪儿盈盈,我泪儿盈盈,香罗带未结成同心结。江潮已涨,船儿扬帆要远行。

9、《酒泉子·长忆观潮》宋代: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释义: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10、《点绛唇·感兴》宋代: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栏通:阑)

释义:

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堆积,江南景色,依旧被称为上好美丽。水边村落,湖畔渔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在那水天相连的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款款飞行,好似列队首尾连缀。回想平生事业,此时此刻,凝视征鸿,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

元曲:

1、《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释义: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2、《天净沙·秋》元代: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释义: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远处一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互相夹杂,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啊。

3、《天净沙·春》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释义:

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子里静悄悄。院外黄莺啼鸣,春燕飞舞;小桥之下流水飘满落红。

4、《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释义: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5、《天净沙·夏》元代: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释义:

云收雨停,雨过天晴,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澜,远处高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凉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更甜了,绿树的树阴一直遮到画檐。纱帐中的藤席上,有一个芳龄女孩,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静静地享受着宜人的夏日时光。

6、《天净沙·冬》元代: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释义: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7、《折桂令·春情》元代: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释义:

生下来以后还不会相思,才刚刚懂了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之苦。

身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

空剩下一丝余香留在此,心上人却已不知道在哪里去留?

相思病症候的到来,最猛烈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时候。

8、《山坡羊·骊山怀古》元代: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释义:

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见衰草萧疏,水波旋绕。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那些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为了土;(那些)战败了的国家,(也)都化作为了土。

9、《天净沙·秋》元代: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释义: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

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

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10、《水仙子·咏江南》元代: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释义:

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看沙鸥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飞舞盘旋,家家珠帘里飘出香风。美丽的船只好像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让人喜爱啊,江南!

唐诗,宋词,元曲有什么区别?

1、盛行的朝代不一样,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所作的诗。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

2、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唐诗主要是五、七言诗,词则要按词牌填词,句型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所以唐人作诗可以叫写诗,宋人作词和元人作曲则叫填词、填曲。

3、产生的背景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唐诗是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江山大一统和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诞生的。唐人总结了诗经和乐府等前人诗歌的成就基础上,将诗歌的格律进行系统化和格式化。使得唐诗的创作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体式。

为了区别于以前朝代的诗歌,史称“新体诗”。宋词是在唐诗以后形成于青楼乐坊,用来和着音乐进行演唱的,由于有固定的曲式(又称“词牌”),所以将创作宋词称为“填词”。元朝以后,蒙古人统治中国,对汉族的知识分子实施打压政策,很多文人郁郁不得志,于是,转入到民间戏曲的创作中来.所以,促进了元曲的大繁荣。

4、宋词的词牌是中原地区的曲调,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

扩展资料:

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古诗、五绝、五律。

代表作:王维:《山居秋暝》、《西施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

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代表作:高适:《燕歌行》、《别董大》、《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

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杜甫。

特点: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等。

百度百科-宋词?

百度百科-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分别有哪些?

首先,宋词元曲都是一种曲词形式,可略比作现代的歌词。  

他们的区别,从形式上来比较,元曲的格律定式更为严密,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从内容而言,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宋代初期的词一开始也是沿袭这种词风,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奠定了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而在元代这个读书人地位急剧下降的年代,元曲是作为表达不满情绪,抨击社会黑暗的手段而存在的。内容表现上更为辛辣直接。  当然,他们年代的不同也是区别之一。  以下是宋词和元曲的介绍,供参考。 

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首先 它们出现的年代不一样 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两种既不相同又有联系的文化产物。 

然后 宋词严谨,里面要很仔细的去押韵,还要考虑字节,还有固定的格式。按现代人看来就是“死板”。有的词分阙,有上阙,中阙和下阙;而有的词就直接分为上下阙了。字数有规定。少于五十多个字的叫小阙,在五十和九十八之间的叫中阙,多于九十八个字的叫长阙。  元曲是元朝人在宋词的基础上形成了,句子更灵活,生活气息更浓重,更接近口语化的词。是元人在高压统治下,以民间生活和事情为主要描写对象有文学作品,为后来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词由于要和乐歌唱,而且一般是由女子在宴会上歌唱,因而比诗更讲究含蓄蕴藉、形式精巧、音调和谐。词又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精巧轻盈,空灵蕴藉,韵味悠长;中调与七言近体诗规模相近,分为上下两阙,但讲究变化,晓畅中见蕴藉,分隔中见整体;长调因其歌唱时一般节拍舒缓、篇幅较长,故又称慢词。由于长调篇幅长,容量大(最长的《莺啼序》,256字),因此词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叙事、抒情、写景、议理从容展开,结构上讲究转折变化,浑成统一。

元代兴起的曲(元曲分为剧曲、散曲,前者指杂剧中的唱词,这里指后者),虽有配乐歌唱,承词而发展,但又别有风味。诗词曲的不同体式,就如人们不同的服饰,以适应不同季节和审美的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再来阅读,不能不让后人佩服古人创造不同诗体的聪明才智。对于三者的不同,古人早已认识到,作过不少论述。但有的太抽象,如王国维认为“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有的过于直观,如王士祯以晏殊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与汤显祖《牡丹亭》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为例说明词、曲的不同;有的过于简单,如李渔认为词“上不似诗,下不类曲,不淄不磷,立于二者之中”。其实,三者之间不同的特色体现在题材、意境、风格、手法、形式等诸方面。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馀、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