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儿,老伴儿,老来相伴,”很多人认为夫妻俩不管吵也好,闹也罢,哪怕深深地彼此伤害过,只要有一纸婚书在,对方都要担起应尽的照顾和赡养义务。

话虽如此,但情感这东西却不在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有的人违背曾经许下的诺言,心猿意马,在对方的尊严和底线上踩来踩去,似婚姻为儿戏。

然而那个被伤害的人,虽然痛得无法呼吸,依然抱有幻想,固执地以为上了年纪就可以收心,于是面对每一次的伤害,都要为对方找理由,让伤害合理地存在。

直到上了年岁,身体机能下降,生病住院需要老伴儿照顾时,结果满心指望的那个老伴儿,对自己不管不顾,甚至动手打骂。

自己后悔的同时,便说道:“人到老年,老伴儿指望不上。”可事实上,能有今天的结局与自己有着很大的关系。

邻村的刘阿姨,年轻时是十里八村的大美人,家庭条件不错,上门提亲的人特别多,可她偏偏看上了那个闯关东的穷小子。

父母极力反对,她竟然来了个生米煮成熟饭,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这门亲事。

一意孤行地认定对方能给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哪怕吃糠咽菜都愿意,前提是对方也有同样的想法,否则自己就将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中。

婚后的两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刘阿姨的父母看着女儿心疼,时不时地给 拿 些 米油菜,还托人给女婿找了一个矿工的活。

她老公不安于现状,总觉得岳父母条件好,应该拿钱资助他做点小生意,这样才是真正的脱贫致富。

刘阿姨认为老公说得对,跑回娘家借钱,那时普通工人收入,每月也就三五百,老父亲给拿了两千块。

她老公跟别人合伙搞玉米种子,钱没挣到还亏了,刘阿姨非但没有责备,还安慰他做生意都有风险的,哪能保证一定就得挣钱。

他让刘阿姨回娘家借钱,说这次肯定能挣钱,老父亲又给拿了两千,结果又亏了。

但他仍然不死心,还要刘阿姨回去借钱,谁都要脸面,刘阿姨说:“借了两次都没还,我可没脸回去。”

他老公一听这话,跟她吵了起来,“你是不是傻,你爹现在活着能弄点是点,要是没有了,家产不都是你哥和你弟弟的吗?咱俩是一家人,是要过一辈子的。”

都说陷入爱情中的女人智商为零,哪怕对方让她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刘阿姨就是这种执拗的女人。

三番五次跟父母张口借钱,俗话说得好,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即便是父女亲情也是同样的道理,老父亲把她拒之门外。

刘阿姨悻悻地回了家,她老公看没拿回来钱,心里怒火烧了起来,骂了很多难听的话,刘阿姨虽然伤心难过,最后还是把过错归咎到了自己身上。

如果我能借来钱,就不会生气吵架,如果娘家人能 多 替我想想,帮我一把也不至于这样,总之她从未想过是那个男人的错。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掏心掏肺地付出换不来对方半点感激和回报,就应该理性地正视彼此的关系,并考虑到未来。

指望不上岳父,刘阿姨的老公很不情愿地去了附近的铁厂上班,钱挣得不多,回家还吆五喝六的,嫌饭菜做得不合口,嫌刘阿姨吃她的喝她的。

有一次,她老公喝多了,刚进家门就破口大骂,说她是丧门星,自从跟她结婚就没好过,然后一脚把院子里的鸡食盆踢翻,骂骂咧咧地进屋倒头大睡。

刘阿姨坐在大门口掉眼泪,邻居说:“你家这口子不仅脾气不好,我看品性也不行,还不如离了呢。”

刘阿姨说:“都有孩子了咋离婚,再说离婚多丢人牵手老伴儿诗歌,或许上了岁数就能改变了。”

品性好与坏,是原生家庭给予的,当一个成年人不具备好品性,即便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改正。

东北的冬天很冷,路也特别滑,刘阿姨像往常一样,五点钟就骑着自行车去大集上打工,帮老板卖鱼,由于天才蒙蒙亮,看不清哪里有冰,结果骑到村口拐弯处,连人带车摔倒了。

刘阿姨费了好大的劲儿,挪开了自行车,可她怎么都站不起来,村里有人经过,赶忙去找她老公,窝在被窝里的他没好气地说:“别烦我,还没睡醒呢,她死不了。”

那人气得咬牙切齿,找了几个人一起抬到了诊所,诊所的医生说治不了,去县里医院吧。

刘阿姨麻烦那几个人帮忙叫了车,并通知她娘家人,终于送去了县城医院,医生说右腿骨折了,需要住院做手术。

好在娘家人在,手术顺利完成,刘阿姨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担心她老伴吃不上饭咋办?

她大姐没好气地说:“从出事到现在,他连个影子都没有牵手老伴儿诗歌,连你的死活都不管,你还想着他?”

刘阿姨说:“没准他忙呢,过几天就来了。”

其实她心里不确定丈夫到底能不能来,但她还是渴望那一刻的出现,一是证明自己这些年没白付出,二是娘家人面前也能找回面子。然而,却让她大失所望。

住院二十天,她老公没来过,甚至娘家人去家里找她老公,都没能把那男人叫来。

刘阿姨心里非常难过,她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难道这些年的付出还不够吗?

娘家人把她送回了家,她老公没有一句关心的话,还指着她鼻子说:“别指望我伺候你。”随后摔门而去。

刘阿姨给女儿打电话,孩子还是挺孝顺的,从省城赶回来,第二天就把她接走了。

从那以后,她逢人念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啊,生病住院了才明白,这辈子老伴是靠不住的,付出再多都白费。”

刘阿姨始终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没有对不起老伴儿的地方,可她从未想过付出要给对的人,否则得到的便是对方的不尊重、不珍惜。

所以不是人到老年,老伴指望不上,而是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指望不上了,但有些人却总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以为那个对自己不好的人,上了年纪就会变好。

殊不知,你已经让对方习惯了身边有一个心甘情愿为他牺牲付出的人,习惯了一味地索取,这种过分的安逸享受是你给的,他又如何能够苏醒呢?

老伴、老伴、老来相伴!没有一起经历过年轻时的酸甜苦辣咸,没有同享福共患难过,又何来的晚年相伴呢?

不论男人女人,不要把一切希望寄予到对方身上,也不要为对方倾其所有,更不要拿自己一生的幸福做赌注,努力为自己的人生而活。

正所谓爱人七分足矣,留下三分爱自己!